的字义解释

膻 五行属性

五行属:

康熙笔画数:19

读音:shān

繁体:

笔画:17

部首:

膻五行属:金,康熙笔画数:19,拼音:shān
膻字用于起名

膻字起名寓意

【膻】字寓意丰富,代表了香气、祭祀、礼仪、家风和气质等美好寓意,适合用于起名。

膻字诗词来源

来自唐诗:所著《郊庙歌辞。释奠武成王乐章。奠币登歌》管磬升,芗集。
来自宋词:张元干所著《水调歌头》干戈未定,悲咤河洛尚腥

膻字的字义
☆膻 <名>
☆(形声。从肉,亶声。本义:羊臊气)
☆同本义。亦泛指臊气。如:膻气(羊肉的气味);膻根(指羊);膻芗;膻腻(腥膻油腻)
☆类似羊臊气的恶臭。如:膻腥;膻秽(又臭又脏。谓肮脏丑恶)
☆有膻味的兽肉。
☆膻,肉膻也。诗曰:膻裼暴虎。--《说文》
☆又如:膻肉(羊肉);膻食(膻荤。肉类食物);膻根(羊及羊肉的别称)
☆通“馨” [aroma]。如:膻芗(膻,通“馨”;芗,通“香”。五谷的香气。因以指祭祀所用的黍稷等谷物)
☆羊油(弃膻在庭际,双鹊来摇尾。--唐·皮日休《喜鹊》)
膻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唐韻】徒旱切【集韻】蕩旱切,?音袒。【說文】肉膻也。从肉亶聲。詩膻裼暴虎。◎按詩鄭風,今作襢。【集韻】或省作胆。 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?尸連切,音羶。【說文】羊臭也。本作羴。或作羶?。【列子·周穆王篇】王之嬪御,膻惡而不可親。 又【正字通】音誕。素問,膻中者臣使之官,喜樂出焉。王冰曰:在胷中兩乳閒。朱肱曰:心之下有鬲膜,與脊脅周回相著,遮蔽濁氣,所謂膻中也。
与膻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
与膻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