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字义解释

枚 五行属性

五行属:

康熙笔画数:8

读音:méi

繁体:

笔画:8

部首:

枚五行属:木,康熙笔画数:8,拼音:méi
枚字用于起名

枚字起名寓意

【枚】这个字所含的寓意包括品质优良、地位高贵、繁荣昌盛、鸟语花香、敬神心诚等等,可用于表达对人或事物的赞美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、对道德修养的尊重与追求等等。

枚字的解释

:树干;马鞭;门钉;量词,相当于“个”;古代行军时防止士卒喧哗的用具。

枚字诗词来源

出自宋代欧阳修的《秋声赋》:其触于物也,鏦鏦铮铮,金铁皆鸣;又如赴敌之兵,衔疾走,不闻号令,但闻人马之行声
出自南北朝谢惠连的《雪赋》:召邹生,延

枚字的字义
☆枚 <名>
☆(会意。从木,从攴。本义:树干)
☆马鞭
☆门钉。如:枚数(门钉数)
☆姓
☆枚 <量>
☆相当于“个”,“支”,“件”等。如:一枚铜钱
☆枚 <副>
☆一一;逐个。如:枚卜(一一占卜);枚列(一一列举);枚数,枚举(一一列举)
枚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廣韻】莫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謨杯切,?音梅。【說文】幹也,可爲杖。从木从攴。【詩·大雅】施于條枚。【徐曰】自條而出也,枝曰條,幹曰枚。 又个也。【書·大禹謨】枚卜功臣。【註】一一卜之也。【前漢·食貨志】二枚爲一朋。【五行志】拔宮中樹,七圍以上十六枚。 又枚筮,不指其事,汎卜吉凶也。【左傳·昭十二年】南蒯枚筮之。 又馬箠曰枚。【左傳·襄十八年】以枚數闔。 又銜枚,枚狀如箸,口橫銜之,繣結於項也。【周禮·秋官】銜枚氏掌司囂。 又鐘乳也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鐘帶謂之篆,篆閒謂之枚。 又枚枚,礱密也。【詩·魯頌】閟宮有侐,實實枚枚。 又屋內重檐曰雙枚。【何晏·景福殿賦】雙枚旣修。 又姓。【統譜】周枚被,漢枚乗。
考證:〔【左傳·襄十一年】〕 謹照原文十一年改十八年。
与枚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
与枚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