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字义解释

援 五行属性

五行属:

康熙笔画数:13

读音:yuán

繁体:

笔画:12

部首:

援五行属:土,康熙笔画数:13,拼音:yuán
援字用于起名

援字起名寓意

【援】这个字寓意美好,给人以希望和力量,同时也体现出助人为乐、团结互助的精神,是一个很好的起名选择。

援字的解释

本义为拉、引;引申为牵引,帮助的意思。

援字诗词来源

出自魏晋曹丕的《燕歌行二首·其一》:琴鸣弦发清商,短歌微吟不能长
出自唐代柳宗元的《永州八记》:攀而登,箕踞而遨,则凡数州之土壤,皆在衽席之下
出自魏晋曹植的《洛神赋》:乃御者而告之曰:“尔有觌于彼者乎?彼何人斯,若此之艳也!”御者对曰:“臣闻河洛之神,名曰宓妃

援字的字义
☆牵引:攀~。~之以手。
☆帮助,救助:支~。~外。~助。~军。~救。增~。孤立无~。
☆引用:~用。~引。~据。
☆执,持:~笔(拿起笔来写,如“~~而书”)。
援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唐韻】雨元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于元切,?音袁。【說文】引也。【詩·大雅】無然畔援。【疏】畔是違道,援是引取。【又】以爾鉤援。【傳】鉤,鉤梯也。所以鉤引上城者。【疏】援卽引也。【禮·儒行】舉賢援能。 又【廣雅】牽也。【增韻】拔也。【禮·中庸】在下位不援上。【註】援謂牽持之也。【孟子】子欲手援天下乎。 又刃之直而上達曰援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戈廣二寸,援四之。【註】援長八寸,直刃也。 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干眷切,音院。救助也,接也。【魯語】爲四鄰之援,結諸侯之信。【註】所攀援以爲助也。 又【集韻】于願切,遠去聲。引持也。【晉語】侏儒不可使援。【註】侏儒短者,不可使抗援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胡玩切,音換。與愌同。怑愌,不順也。一曰拔扈。【詩·大雅·畔援箋】猶拔扈也。○按與傳疏義別。
与援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
与援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