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字义解释

但 五行属性

五行属:

康熙笔画数:7

读音:dàn

繁体:

笔画:7

部首:

但五行属:火,康熙笔画数:7,拼音:dàn
但字用于起名

但字起名寓意

【但】字蕴含着自立、坚韧、进退自如、正当中、长寿等美好寓意,是一个富有启发和正能量的字体,非常适合用于起名。

但字的解释

:表示转折的连词,表示只,仅,不过,可是等含义。

但字诗词来源

出自宋代陆游的《示儿》:死去元知万事空,悲不见九州同
出自唐代杜甫的《客至》:舍南舍北皆春水,见群鸥日日来
出自宋代欧阳修的《秋声赋》:其触于物也,鏦鏦铮铮,金铁皆鸣;又如赴敌之兵,衔枚疾走,不闻号令,闻人马之行声
出自宋代韩缜的《凤箫吟·锁离愁》:望极楼高,尽日目断王孙

但字的字义
☆ 但 <副>
☆(形声。从人,旦声。①本义:脱去上衣,露出身体的一部分。经传皆以袒为之。②只,仅,不过)
☆表示范围,相当于“只”,“仅”
☆只管,尽管
☆但 <连>
☆只是;但是--表示转折
☆只要--表示假设或条件
☆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。--唐·王昌龄《出塞二首》
☆但出牌呼妾,妾便出来。--《警世通言》
但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唐韻】徒旱切【韻會】蕩旱切【正韻】徒亶切,?音誕。徒也,凡也。又空也。【前漢·食貨志】民欲祭祀喪紀,而無用者,錢府以所入工商之貢但賖之。 又語辭。猶言特也,?也。通作亶。詳前亶字註。 又與誕通。【淮南子·說山訓】媒但者,非學謾也,但成而生不信。【註】但,詐也。 又但馬,一名誕馬,散馬也。【宋書·江夏王義恭傳】平乗誕馬,不過二。【程氏·演繁露】誕馬猶徒馬。今外官儀從有散馬前行,名坐馬。亦曰引馬,卽但馬也。【遼史】作䩥馬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徒案切【正韻】杜晏切,?音憚。義同。 又姓。漢西域都尉但欽,濟隂太守但巴,宋有進士但中庸。 又音鉏。古不知吹人。【淮南子·說林訓】使但吹竽,使氐厭竅,雖中節而不可聽。【註】但讀鉏。 【說文】但,裼也。【正譌】偏脫衣袖也。借爲語辭。
考證:〔又音燕。古不知吹人。【淮南子·說林訓】使但吹竽,使氐厭竅,雖中節而不可聽。【註】但音燕。〕 謹按淮南子註但讀燕,言鉏同也。謂讀如燕人之言,鉏非讀爲燕也。上音燕之燕改鉏,下音燕改讀鉏。
与但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
与但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