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字义解释

杜 五行属性

五行属:

康熙笔画数:7

读音:

繁体:

笔画:7

部首:

杜五行属:木,康熙笔画数:7,拼音:dù
杜字用于起名

杜字起名寓意

【杜】总之,这个字在起名时代表着活力、出众、坚韧、文化、多才多艺和高贵等美好寓意,是一个非常好的命名选择。

杜字的解释

:落叶乔木,果实圆而小,味涩可食,俗称“梨”;阻塞、堵塞;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编造。

杜字诗词来源

出自宋代朱淑真的《蝶恋花·送春》:绿满山川闻
出自清代谭嗣同的《狱中题壁》:望门投止思张俭,忍死须臾待
出自唐代的《杂诗》:等是有家归未得,鹃休向耳边啼
出自唐代白居易的《陵叟》:陵叟,陵居,岁种薄田一顷余

杜字的字义
☆杜 <名>
☆(形声。从木,土声。本义:杜梨,棠梨,一种木本植物)
☆姓
☆杜 <动>
☆堵塞
☆关门,封闭。
☆杜绝,制止。
☆冲击
☆拒绝。如:杜黜(排斥,黜退)
杜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動五切,音?。【說文】甘棠也。牡曰棠,牝曰杜。樊光曰:赤者爲杜,白者爲棠。【陸璣·草木疏】赤棠,子澀而酢,無味。木理韌,可作弓幹。與《說文》不同。 又塞也。【書·費誓】杜乃擭。【周禮·夏官·大司馬】犯令凌政則杜之。 又【爾雅·釋草】杜榮。【註】似茅,皮可爲索。 又香草名。【屈原·九歌】采芳洲兮杜若。又繚之兮杜蘅。又【方言】東齊謂根爲杜。又澀也。 又【本草】杜仲,藥名。 又【博雅·釋蟲】杜伯,蠍也。 又姓。【廣韻】本帝堯劉累之後。出京兆、濮陽、襄陽三望。 又【集韻】董五切,音睹。姓也。楚有杜敖。 又【類篇】同都切,音徒。亦姓也。晉有杜蒯。
考證:〔【爾雅·釋蟲】杜伯,蝎也。〕 謹按所引出博雅非爾雅,爾改博。幷照原文蝎改蠍。
与杜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
与杜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