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字义解释

剡 五行属性

五行属:

康熙笔画数:10

读音:yǎn

繁体:

笔画:10

部首:

剡五行属:金,康熙笔画数:10,拼音:yǎn
剡字用于起名

剡字起名寓意

【剡】字可以取到险峻、神秘、清爽、美好、缘分和智慧等美好寓意,非常适合用于起名。

剡字的解释

:古县名。

剡字诗词来源

来自唐诗:所著《杂曲歌辞。离别难》川今已远,魂梦暗相亲。
来自宋词:张先所著《采桑子》溪不辨沙头路,粉水平堤。

剡字的字义
☆剡〈名〉shan
☆古县名。西汉置,在今浙江嵊县西南。如:剡中(剡县一带);剡客(指东晋戴逵。后泛指隐士);剡楮,剡纸(因用剡地所产藤、竹制造,故名)
☆水名,即剡溪。在浙江省曹娥江上游。
☆明月照我影,送我至剡溪。--唐·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诗
☆剡 <动> yan
☆(形声。从刀,炎声。本义:削)
☆削;削尖。又如:剡章(削牍写成奏章。泛指写奏章);剡麻(缀缉麻缕)
☆举,举起。
☆举荐。如:剡荐(上书举荐)
☆剡 <形>
☆锐利
☆曾枝剡棘,圆果搏兮。--《楚辞》
☆又如:剡利(锐利);剡耜(锋利的耒耜);剡剡(锐利貌);剡锋(锐利的锋刀);剡注(古代五射之一)
剡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以冉切,音琰。【說文】銳利也。从刀,炎聲。【易·繫辭】剡木爲矢。【前漢·賈誼傳】剡手以衝仇人之胷。【註】剡,利也。又斬也。【荀子·强國篇】安欲剡其脛。又【玉篇】剡剡,光貌。【屈原·離騷】皇剡剡其揚靈。又剡剡,身起貌。【禮·玉藻】弁行剡剡起屨。【註】急行欲速,身屨恒起也。又剡覃音義同。【詩·小雅】以我覃耜。【張衡·東京賦】介馭閒以剡耜。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時染切,音冉。縣名,在會稽。
与剡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
与剡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